近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正式挂牌,同时兰州大学西部非遗研究中心也举行了揭幕仪式。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结合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意味着甘肃在非遗保护和研究领域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揭牌活动现场,省文旅部门负责人宣布了这一重要决定,并共同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兰州大学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开了序幕。这两个机构的成立,将为甘肃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文化大省,甘肃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非遗项目。目前已有花儿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以及格萨尔文化等多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全省还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8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58名。同时,甘肃省还建立了8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121家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并成功培育了4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4家"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近年来,甘肃的非遗旅游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共有3条线路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充分展现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蓬勃活力。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