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传统工艺与自然种植的乐趣:趣味课程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0

走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耳边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空气中偶尔飘来中药材的清香。

“欢迎品尝我们的雪梨百合饮,这是我们特别调配的配方。”几名学生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中医药课程成果。学校通过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帮助港澳子弟更好地融入内地生活。

朝天小学创建于1864年,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学校试点开办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目前已在多个年级设立六个港澳子弟班。这些班级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均为港澳籍。

为了让港澳学生更好地融入内地学习生活,学校采取多语言教学模式,以普通话为主,适当使用粤语,并强化英语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孩子们能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一位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开设了包括粤语讲古、广州铜雕等在内的广府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本地文化,也让他们在学习中增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近年来,学校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项目。通过校内外联动的方式,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了不同主题的内容。”校长袁慧介绍,“比如四年级学生会学习中医的基础诊断方法,而高年级学生则可以了解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

在学校的天台药圃区,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艾草种植地。学生们不仅参与种植,还会学习如何制作艾条、香囊等传统物品。“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不仅能动手实践,还能在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袁慧说。

“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是学校另一个特色项目。这个由广东省中医院院长担任校外辅导员的社团,围绕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体育、饮食等多个主题开展活动。学生们不仅在校园内学习,还走出校门,在社区和公共场所传播中医药知识。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也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