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我用AI校古籍——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2025年)"启动仪式,同时举办了"古籍数字化前沿论坛"。本次活动由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主办。
活动旨在通过"识典古籍"整理平台,广泛征集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古籍数字化整理工作。该平台整合了字节跳动的AI技术优势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学术资源,提供包括分词检索、AI助手等在内的多种阅读功能,以及自动古籍文字识别(OCR)和自动标点等整理功能。
"识典古籍"平台自开放以来,已收录超过16000部古籍资源,累计服务人次达上亿。其免费开放的政策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使普通大学生和社会爱好者都能轻松加入古籍整理工作。
武汉大学于亭教授指出,希望学界与技术界能够携手合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资源中心,推动古籍数字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北京大学王军教授则强调,通过技术赋能让古籍从"故纸堆"中走出来,转变为可感知、可利用的文化资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
据悉,这是"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第二届活动。去年首届吸引了来自1210所高校的学生参与,完成了对1643部古籍的整理工作。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