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海原县郑旗乡撒台村,代办员田彦虎穿梭在乡间小路上,电动车的车筐里装满了刚为村民办好低保手续和慢性病证。当这些证件交到75岁的马凤英老人手中时,她激动地说:“我儿子在外打工,腿脚不便的我出不了门,要不是你们上门服务,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年以来,海原县创新推出了一项全新的政务服务模式,整合了县、乡、村“两委”、党员干部和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按照"素质高、作风优、业务精、能力强"的标准,选拔出了181名专职代办员,他们就像一座座连心桥,将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去年在一次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发现,群众普遍反映"办事远、办事难"是最大的困扰。为此,海原县推出了覆盖全县的帮办代办服务系统,将政务服务从传统的固定窗口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
走进任何一个海原县的村庄,显眼位置都张贴着详细的代办事项清单,成为村民办事的重要参考。从低保申请到生育登记,从养老认证到残疾补贴,群众有需求,代办员就会全程代办。目前,全县159个村(社区)都设立了帮办代办服务点,梳理了涵盖民政、卫健、社保等领域的58项代办事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代办员及时收集上报村民的代办申请和委托事项,村级服务站即时受理、快速办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无论是贾塘乡后塘村双目失明的马占福老人通过"口述代办"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还是史店乡徐坪村养殖户田宝仅用三天就办齐饲草加工厂手续,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海原县建立的立体式服务网络。特别针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代办员提供贴心的上门服务。同时,该县还积极推广"我的宁夏"政务App,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就近能办、一网通办、网上快办"。今年以来,海原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机构已代办各类事项1247件。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