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条蜿蜒的城市绿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保留下来的"钉子树"。这些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如今成为绿道的独特景观。设计者还在部分区域设置了观景平台和生态廊桥,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同时,为市民创造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
在南部的佛慧山脚下,一条独特的自然观察径令人耳目一新。这条1300米长的步道沿途设置多个观察点和解说设施,游客可通过扫码聆听VR语音讲解,深入了解济南的生态环境。这种创新的城市教育模式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自然的魅力。
与此同时,济南市还启动了"城市双修"工程,对破损山体进行全面治理。通过修复生态、完善功能、美化环境三管齐下,实现了破损山体从"生态伤疤"到"城市绿肺"的转变。
**生态修复扮靓家园 在东部城区,曾经的采石场遗址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通过修复治理,这里不仅保留了矿坑的原始风貌,还建成了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南卧牛山的变化是济南市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对破损山体的综合治理,济南市累计修复山体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昔日的采石场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园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散步、锻炼。
在西部的华山湖片区,过去因石材开采留下的深达50米的矿坑如今已改造成生态景观区。通过科学规划,这里不仅恢复了自然植被,还修建了步行道、健身区和小公园等设施,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生态红利。
**科普教育深入人心 济南市还充分利用城市山体的生态优势,打造了一批自然教育基地。在佛慧山的泉城山林自然观察径,游客可通过设置的观察点和解说设施,近距离接触25种本土生物。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活动,济南市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显著提升。每年都有大量单位组织义务植树等公益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图片说明:济南市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