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援疆守护边疆群众健康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5-06
从杭州到新疆:一位援疆医生的三次"留下"抉择 在天山脚下,有这样一位来自浙江的医生,她叫吴玲燕。九年时间里,她在这里做出了三次重要的选择:留下、留下、再留下。 第一次留下:为团场医院带来新希望 2017年,当大多数援疆工作期满的同事准备回家时,吴玲燕作出了第一个重要决定——留下来。这个决定源于她对团场分院发展的不舍。 "团场分院的工作才刚刚有起色..."吴玲燕说。当时,团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很多患者都涌向总院就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她在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组织总院专家定期到分院坐诊和带教。 经过努力,团场医院的就诊率提升了30%,手术量突破3600例次,同比增长超40%。"现在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不用再跑那么远。"吴玲燕欣慰地说。 第二次留下:填补骨科空白 在第二次援疆期满之际,吴玲燕再次选择留下来。这一次,她把目光投向了骨科建设的空白。 通过引进台州章氏骨伤医院的专家团队,吴玲燕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带来了特色专科的发展新机遇。目前,该院骨科医生已独立完成断肢(指)手术超过50例。 "填补了新疆地区的骨科治疗空白!"同事们由衷赞叹。 第三次留下:打造创伤中心 2023年,当同事们收拾行囊准备返程时,吴玲燕又一次选择留下。这一次,她要为当地医疗事业描绘更宏伟的蓝图。 在她的推动下,兵团第一师医院正在创建"国家级高级创伤中心",重点解决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难题。通过建设优势学科,医院走上了差异化发展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病不出疆'的目标!"吴玲燕充满信心地说。 九年坚守:书写浙疆情深 除了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吴玲燕还主动与两户少数民族群众结成亲戚。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带着生活用品去看望他们;为生病的亲戚买药送医;帮助销售农产品... 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却在新疆的土地上播撒下浓浓的浙疆情谊。 从杭州到阿拉尔,吴玲燕用九年的坚守诠释着"援疆精神"。她不仅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浙疆情歌"。 (苟立锋)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