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正是农忙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近日,在湖南省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的再生稻示范基地里,技术人员与村民们齐心协力,正在进行紧张的插秧作业。
“目前有20多名村民在田里忙碌,预计两到三天内完成全部插秧工作。”基地负责人刘运钦介绍道,“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也来到现场进行指导,重点检查和调整插秧的间距与密度。”
据了解,这片示范基地是省级挂牌督办的再生稻示范田。今年项目设定的目标是实现周年亩产1200公斤。
为确保目标顺利达成,整个种植过程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从选种、播种到施肥、防虫等环节都有明确要求,其中插秧环节尤为重要。技术人员介绍,插秧时要保持3-7米的行距,并在每行之间预留40厘米的间距,这样不仅方便后续田间管理,也能保证足够的植株数量,为高产打下基础。
“今年我们继续推广‘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中稻加再生稻种植模式。”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张玲艳介绍,“主要选用爽两优138和爽两优169这两个优质品种,每亩插秧密度为6×7寸,确保基本苗数量在6万到7万株之间。水稻生长期将以防病虫害为主,示范区将采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
据最新统计,2025年中方县已在桐木镇、泸阳镇、铜湾镇建立了3个再生稻核心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000亩。通过实施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全县的再生稻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量质量双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