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玉米单产翻倍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5-02

春末时节,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杜羊圈村的经济合作社宽幅梯田玉米示范田里,处处可见繁忙的春播景象。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春耕生产活动。

在市、区两级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杜羊圈村实现了宽幅梯田玉米种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该村经济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玉米1000亩,选用"先玉1483"优质品种,预计亩产将达1000公斤,比周边同类地块平均增产400公斤至500公斤,并且实现了每株玉米化肥用量减少10%的目标。

杜羊圈村是榆林地区最大的宽幅梯田玉米种植基地。该村拥有程家沟水库和杜羊圈水库两处水源,其中程家沟水库 alone 就能满足5000亩山地的灌溉需求。通过高抽站建设,该村成功实施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以及全程机械化作业,使上千亩土地的耕作变得高效轻松。

在杜羊圈村,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充分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潜力。这里不仅实现了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种植模式。未来,该村有望成为区域内的标杆示范项目,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杜羊圈村在玉米种植中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首先是实施土地精准耕整,翻地深度达到40厘米以上,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其次选择了高产优质的"先玉1483"品种;通过增密种植技术,播种密度提高到6600株每亩;使用气吸式播种机实现精量单粒播种,保证了播种质量。在田间管理方面,采取滴水出苗、杂草防治、化控防倒等措施,并应用一喷多促等技术,确保玉米全生育期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水肥一体化调控方面,总灌水量控制在260立方米至320立方米之间,亩均施用纯氮26公斤、纯磷13公斤、纯钾12公斤,将追肥次数由传统的3次增加到7-8次,实现了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病虫害防治上,该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机械收获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收获效率。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