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煤电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一政策文件为推动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方案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将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在当前电力系统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导致电网调节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煤电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常规电源,在调节能力和成本优势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加快推动煤电技术升级,对于保障电力供应、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煤电行业碳排放是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持续推进煤电节能改造,供电煤耗呈现下降趋势,但受燃煤质量下降和新能源并网等因素影响,供电煤耗近年来出现反弹。《方案》明确要求,在低负荷工况下严格控制供电煤耗增长,并科学推进低碳化技术改造。
《方案》设定了新一代煤电技术的具体指标,包括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工况下供电煤耗不超过270克/千瓦时,现役纯凝机组最小发电出力达到额定负荷的25%-35%等要求。同时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定升级计划。
在实施层面,《方案》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升级时序和范围。特别是在电网调节能力不足的地区,优先改造和新建快速变负荷煤电机组;对于调峰资源缺乏的区域,则重点发展深度调峰与宽负荷高效调节机组。
为促进技术创新,《方案》鼓励发电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在政策支持方面,《方案》提出多措并举,包括为符合条件的煤电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