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谈投资者利益与公募基金行业新生态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5-09

近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凝聚行业共识的重要文件,通过多次深入调研形成系统性改革框架,从浮动费率机制创新到考核体系重构,从产品供给侧改革到合规生态强化,始终坚持以"投资者利益至上"为核心导向。

在相关座谈会上,吴清主席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改革目标:"促进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实现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构建'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机制。"

此次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是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固定收费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管理费率与业绩表现紧密挂钩的浮动收费机制。根据《方案》规划,未来产品将采用"基准档-降档-升档"的差异化收费标准,管理人的收入水平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直接相关。

以中欧基金为例,自2023年7月起,该公司率先进行降费让利,将旗下约7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从1.5%降至1.2%,托管费率从0.25%降至0.2%。同时,公司还推出了持有时长阶梯式浮动费率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

在考核机制方面,《方案》重点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重规模、轻业绩"问题。新规明确要求将基金投资收益等关键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并对不同类型人员提出差异化要求:公司高管的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的考核中,产品业绩相关指标权重不低于8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引入了长周期考核机制,强调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在考核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基金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必须提高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以确保与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

这次改革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行业生态,推动机构从单纯追求管理规模转向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将基金公司的收入与投资者的实际回报深度绑定,实现"共荣共损"的一体化机制。

此外,《方案》还鼓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核心投研能力,探索工业化、体系化的运作模式。以中欧基金为代表的部分机构已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从依赖个人能力的手工作坊式运营向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转变。

总的来说,这次改革既是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引导。通过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形成的功能,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