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中国基金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发基金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据统计,已有超过45只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
从近期的基金销售情况来看,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增强。随着投资者对权益类基金的兴趣显著提升,债券基金则面临赎回压力加大。部分债券基金甚至因遭遇大额赎回而不得不调整净值精度以保护持有人利益。
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共有375只新基金成立,总发行规模达到3079.93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据主导地位,共275只新基金成立,总募集规模为1473.14亿元。
在权益类基金中,科创主题指数基金表现尤为突出,合计吸金达538.44亿元。例如,华夏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和易方达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分别募集了48.92亿元和43.62亿元。
自由现金流主题ETF也备受投资者青睐,已有11只此类产品成立,总募集规模接近百亿元。其中,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多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均超过10亿元。
与此同时,主动权益类基金重新受到市场关注。广发同远回报混合基金、大成兴远启航混合基金等产品的发行规模均在亿元以上。兴业证券研报显示,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已开始回升,这是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
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也迎来显著回暖,今年总发行规模达到194.05亿元,并涌现出多只爆款基金。例如,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等产品的发行规模均在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股债跷跷板效应日益明显。近期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显著提速,而债券基金则面临赎回压力加大。截至4月24日,市场上仍有73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指数基金依然是发行主力。
新华基金基金经理王永明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和市场信心恢复,新基金发行明显回暖。同时,海外经济滞胀的压力增大使得A股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权益资产。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