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新风向:从数字化迈向数智化升级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29
2024年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通过分析2024年主要金融机构年报披露的信息,总结了当前数字金融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科技投入持续加大 2024年,各金融机构普遍增加了科技研发投入。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全面推进云原生平台建设,并完成了多项核心系统升级,使公司业务处理效率较旧系统提升了10倍以上。中信银行科技投入超过百亿元,成为首家投产自主分布式核心系统的大型银行。 二、人才储备不断强化 金融机构对具备大模型和AI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邮储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院,专门开展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究。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平安在最新招聘中都将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作为重点招募对象。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各机构普遍加大了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银行2024年末算力规模达到507.72PFlops,同比增长9.58%。交通银行搭建了以国产GPU服务器为主的千卡异构算力集群,支持其千亿级金融大模型的运行。 四、组织架构持续优化 工商银行等机构成立了数据管理部,强化"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能力。交通银行整合原有委员会,设立数字金融委员会,提升重大事项决策效率。浙商银行特别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专注新技术研究应用。 五、发展路径探索与建议 董希淼专家指出,大型金融机构应加强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同时注重投入产出平衡。肖京专家强调要避免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尽管部分中小机构在数字金融信息披露方面仍显不足,但总体来看,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入推进。未来,各机构需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差异化的转型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