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面源污染监测系统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0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面源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型水体污染实时监控设备。这套系统能够实现对河流中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实时动态检测,目前已在海河、太湖等多个流域进行了应用测试。

据项目带头人介绍,该研究聚焦于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智能监测技术攻关,主要攻克了复杂水体环境下的精准检测难题。科研人员通过创新材料制备方法和优化检测算法,成功研发出多种关键核心技术,并集成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分析设备。

这套监测系统在性能上实现了多项突破:

  • 创新性地研制出新型传感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备分子识别功能,还能显著增强信号响应,对多种污染物同时检测的支持能力比传统材料提升了五倍以上。
  • 采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了多目标检测技术,能够同时监测9种农药和10种抗生素,检测灵敏度达到 ng/mL 级别,单次检测时间缩短至一分钟以内。
  • 开发的智能监控设备集成了自动采样、样品预处理和在线分析功能,最长可连续运行180天无需人工干预,运维成本降低了70%。该系统还具备优异的环境适应性,在-20℃到50℃的温度范围和高盐度环境下均可稳定工作。

通过物联网技术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这套监测网络可以实时更新污染分布数据,并生成直观的"污染热力图"。系统预警准确率超过90%,为及时发现和应对水体污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目前,该技术已在太湖、海河等重点流域得到实际应用,显著提高了污染物监测效率,推动了从传统监测向智能化监测的转变,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