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冈面乡上田村村民在表演冈面车灯。
2024年10月6日,《江西省瑞金市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客家古邑 沉淀时光》一文中提到,冈面车灯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秀柱与村民通力合作,耗时一上午时间精心制作了一组精美的车灯。近期有读者对这一传统技艺表示浓厚兴趣,并提出疑问:能否详细介绍冈面车灯的制作过程?这种技艺所制成的车灯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冈面车灯源于江西省瑞金市冈面乡,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表演时,一人扮演坐车(通常为男扮女装),另一人推车(使用假车),通过展现各种滑稽的生活场景,同时边歌边舞、即兴演唱的方式,营造节日气氛,这是车灯表演的核心特点。
据史料记载,冈面车灯的起源与北宋名臣蔡襄家族有着密切关联。明万历二年《蔡氏前修族谱》中有相关记载显示,蔡襄后裔在南宋隆兴年间迁居瑞金上田村。为纪念先祖蔡襄的功绩,当地民众模仿其离京赴任的场景创作了"车马灯"。最初表演需要四人配合:一人扮演官员骑马,一人饰演夫人坐于车中,另两人分别扮演丫鬟和车夫。后来逐渐简化,仅保留车灯元素。
冈面车灯的制作工艺独特且复杂,主要选用竹、木、花纸作为原材料。整个制作流程包含八个步骤:首先搭建木质十字架,然后进行框架连接,接着用竹篾编扎车身,之后使用剪纸技术装饰并密封车身,再依次完成贴花和伞盖制作等工序。
瑞金冈面车灯在客家地区具有独特性,是上田蔡屋村的独有文化。其表演风格诙谐幽默、灵活多变,配以欢快优美的曲调,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在方圆百里范围内享有盛誉。2010年,该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文内容整理自相关文献资料。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