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胶膜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封装材料,在整个组件成本中占比约为5%-8%。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然而,随着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这一领域正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光伏胶膜行业呈现出显著分化趋势。以福斯特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依然保持较强竞争力,而部分二三线厂商则遭遇经营困境。这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劣势,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最终陷入亏损状态。
产能扩张与收缩成为这一行业的显著特征。统计显示,2021年至2024年间,海优新材等企业将胶膜产能从不足2亿平方米大幅提升至8亿平方米以上。然而,在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部分厂商已开始放缓扩产步伐,甚至对闲置产能进行处置。
市场需求端同样面临压力。受3月份抢装潮影响,组件价格在4月中旬后出现加速下滑趋势,终端需求呈现疲软态势。业内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可能维持负增长或仅持平于去年水平。
面对行业变局,企业普遍采取审慎策略。一方面通过减产、停产等方式优化产能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严控经营风险。资本市场对短期抢装行情也表现出冷淡态度,这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发展的谨慎预期。
从长远来看,光伏胶膜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企业间的并购整合正在加快步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只有具备技术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